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电影  | 电视  | 明星  | 音乐

> 娱乐 > 明星 > 正文

纳瓦霍语被称为鸟语 吴宇森将风语者的故事搬上银幕

2014-06-09 12:58 来源:网络 浏览: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与新墨西哥州交界处,蜿蜒地纵横着一条巨大深邃的峡谷。纳瓦霍人是这里的主人,他们祖辈生活在这里已400多年。如今,纳瓦霍部落是美国印第安土著居民中人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与新墨西哥州交界处,蜿蜒地纵横着一条巨大深邃的峡谷。纳瓦霍人是这里的主人,他们祖辈生活在这里已400多年。如今,纳瓦霍部落是美国印第安土著居民中人数最多的一支。没有纳瓦霍部落的同意,联邦调查局或中央情报局是不能进入这里行动的。在部落里,很多地方至今没有通水通电,有种说法是他们想保留最原始的生活方式。随着部落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西化,现在会讲纳瓦霍语的人越来越少。英国《独立报》称,这种语言仅在美国西南部使用,除了本部族的人使用,外界能听懂的不足30人。

  这种被称为“鸟语”的纳瓦霍语是一种没有文字而又极为复杂的语言,依靠其族人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而得以延续。纳瓦霍语的语法和发音都极为怪异,听起来有点像野兽的怪叫。它以语调的强弱不同来表达语言内涵,同一个音用四种不同的声调说出来就表达四种不同的意思。

最后的风语者去世 外界听懂纳瓦霍语的不足30人

  吴宇森电影《风语者》剧照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二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打击日军作出杰出贡献的最后一名纳瓦霍通信兵切斯特·内兹本月4日在新墨西哥州辞世,享年93岁。

  美国媒体称,“切斯特·内兹的逝世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一个历史时代的结束。我们哀悼他,也为纳瓦霍密码通讯员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奉献精神感到骄傲”。

  二战期间,纳瓦霍通信兵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一个神秘的群体,2002年吴宇森导演的好莱坞电影《风语者》将他们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包括切斯特·内兹在内,美军当年共有29名“风语者”,他们都来自美国印第安纳瓦霍族。二战期间,他们近乎改写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被迫对日宣战,交战初期,美军的密码屡被日军破译,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就在美军高层焦急万分之时,1942年初的一天,一个美国白人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征召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编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

  当时的内兹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读高中,一天,美国海军人员来到学校进行招募。但是对于要做什么,对方闭口不答。

  此后,在二战战场上,内兹和他的28名同伴彻夜不休,使用神秘的纳瓦霍密码及时准确地为美军传递信息情报。据报道,在整个硫磺岛战役当中,他们共接发了800多条消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日本人尽管能够截获这些情报,但对这些近乎“天书”的文字感到束手无策。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一些在情报岗位上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军白人军官先后是晋升为中将、上将。可是29名来自印第安纳瓦霍的“风语者”大部分已牺牲,只剩下四个人。而且,在军方的要求下,他们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迫的隐性埋名,直到2001年小布什任总统时期,这29人才终于获得了正名,被授予国会金质奖章。

最后的风语者去世 外界听懂纳瓦霍语的不足30人

  最后的“风语者”:老兵内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潜艇战到诺曼底登陆,从中途岛海战再到击毙山本五十六,失败一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密码上栽了跟头。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外族人无法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6月4日,美国最后一名“风语者”切斯特·内兹去世,终年93岁。从此,美国海军的29名“风语者”全数凋零。一种语言如何造就“无敌密码”的神话?《华盛顿邮报》披露了这些“风语者”跌宕起伏的传奇密码人生。

  美军密码屡被破译

  招人编制纳瓦霍密码

  1921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纳瓦霍部落,一名叫内兹的男孩出生。从咿呀学语开始,他就跟着父母学会了纳瓦霍语。后来,父母把内兹送到寄宿学校,在这里,英语成为他的第二语言。从小说惯纳瓦霍语,内兹总是在老师提问时用纳瓦霍语回答,老师甚至用肥皂洗嘴巴来惩罚他。就是这样一种会被老师惩罚的语言缔造了他的传奇人生。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被迫对日宣战,交战初期,美军的密码屡被日军破译,致使其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

  就在美军高层焦急万分时,1942年初的一天,美海军办公室来了位自称约翰斯顿的美国白人。他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征召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编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在当时,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无异于“鸟语”,非常难懂。媒体报道称,军事当局决定选取纳瓦霍语作为代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语言的语法和音质对于非纳瓦霍人而言几乎是无法学习的,而且该语言没有书面形式。

最后的风语者去世 外界听懂纳瓦霍语的不足30人

  二战中,“风语者”在传递信息

  约翰斯顿曾跟着父亲在纳瓦霍地区传教,他是为数不多的能流利使用纳瓦霍语的非纳瓦霍人。他向美国海军演示纳瓦霍语可以在20秒内完成将一条3行长的信息加密、传输、再解密的全过程,而当时的其他装置则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同样的过程。震惊的美国海军认定这是件“了不起的事”,但还是做了一次评估。评估显示,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非纳瓦霍人能熟练地用这种语言,而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

  1942年年初,一名海军陆战队征兵人员来到内兹就读的寄宿学校,寻找会说流利的纳瓦霍语和英语的年轻纳瓦霍人,内兹报名参加。

  设计了211个密码

  可以准确传递无敌密码

  1942年5月5日,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内兹及另外28名新入伍的纳瓦霍族年轻人组成海军陆战队第382野战排,受命编写密码。他们成为美军第一支少数民族情报部队,人称“风语者”,使命就是创造一种日军无法破解的密码。他们从自然界中寻求灵感设计了由211个密码组成的纳瓦霍密码本。他们将常用的军事术语和原始的纳瓦霍词汇对应起来。例如,猫头鹰代表侦察机,鲨鱼代表驱逐舰,八字胡须则代表希特勒等。密码设计完成后,美海军情报机构的军官们花3周的时间力图破译一条信息,终告失败。就这样,被美军称为“无敌密码”的纳瓦霍密码终于诞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美军使用这些“人体密码机”造就了“无敌密码”的神话:他们编译和解译密码的速度比任何密码机都要快;他们开发的密码从未被日本人破获,保全了太平洋战场上成千上万的美国士兵。

  在硫磺岛战役中,6名“风语者”在登岛的前两天里保持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美国海军陆战队称:“如果没有使用纳瓦霍语,海军陆战队永远无法攻克硫磺岛。”

最后的风语者去世 外界听懂纳瓦霍语的不足30人

  吴宇森电影《风语者》剧照

  为保证密码安全

  同伴试图杀死被俘者

  刚被分配到作战军队时,“风语者”并不被信任。当“风语者”开始传递情报并且一切正确无误时,美军就开始像对待国王一样对待他们,“风语者”被尊称为“酋长”。1942年到1945年间,那些操着一口纳瓦霍语的“风语者”参与了太平洋舰队发起的所有进攻行动。

日本人尽管能够截获这些情报,但对这些近乎“天书”的文字感到束手无策,于是日军开始四处捉纳瓦霍士兵。当时的日本总参情报部长回忆称,“我

们曾经抓住了一名‘风语者’,逼迫他来破译纳瓦霍密码,但其余的‘风语者’为了保证纳瓦霍密码的安全不惜试图杀死这名被俘的‘风语者’。”

  战后生活咋样?

  一直对过去保持沉默

  二战结束后,军方认为这些密码员可能再派上其他重要用场,因而不宜暴露。因此,他们奉命回到家乡。因为涉及军事机密,他们在战后一直对自己的过去“保持沉默”。无论是战争影片的描述还是战争史实的记叙都不见纳瓦霍人的踪影。直到1968年,“风语者”被美国官方正式解密,这一机密才被公之于世。

  2001年7月26日,美国总统小布什为沉默了半个多世纪的“风语者”颁发了美国政府最高勋章—国会荣誉奖章。

  2002年吴宇森导演的电影“风语者”将他们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据《华商报》

最后的风语者去世 外界听懂纳瓦霍语的不足30人

  吴宇森电影《风语者》剧照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2年上映的电影《风语者》由吴宇森执导、尼古拉斯·凯奇主演,主角就是神秘的“风语者”。

  “风语者”,其实是二战中美军第一支少数民族情报部队的代号。这支最初由29名印第安那瓦霍人构成的部队,使用者没有文字、只有语音,而且外族人几乎无法学习的独一无二的那瓦霍语。

  纳瓦霍语,同为印第安人的其他部落都听不懂,更别说日本人了。美军决定,把纳瓦霍语变成永远不会被破译的密码,而这些纳瓦霍战士,就被称为“风语者”。

  在战争中,“风语者”的队伍一度从29人扩大到300多人。时过境迁,就在本月4日,最后一名“风语者”过世。他叫切斯特·内兹,享年93岁。美国媒体称,他的逝世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一个历史时代的结束”。以内兹为代表的“风语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背后有着哪些惊心动魄却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切斯特·内兹来自美国印第安纳瓦霍族,他和他的28名同伴生前有一个别称叫做“风语者”。二战期间,他们近乎改写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当时的内兹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读高中,一天,美国海军人员来到学校进行招募。但是对于要做什么,对方闭口不答。内兹回忆录的作者阿维拉作出解释。

  阿维拉:他们告诉学生们要找30个人,但不能告诉他们要参加什么任务,直到他们完成所有的培训。

  此后,在二战战场上,内兹等29名同伴彻夜不休,使用神秘的纳瓦霍密码及时准确地为美军传递信息情报。据报道,在整个硫磺岛战役中,他们共接发了800多条消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日本人尽管能够截获这些情报,但对这些近乎“天书”的文字感到束手无策。

  阿维拉:那真是非常聪明的密码,甚至连印第安纳瓦霍人都无法理解。

  除了语言根本无法破解,风语者们还加上了一层保险,设计了由211个密码组成的密码本,把军事术语对应成纳瓦霍词汇。比如,猫头鹰、燕子、鲨鱼,它们分别对应侦察机、鱼雷攻击机和驱逐舰。

  如果这都是用纳瓦霍语说出来的,那是想猜也没法猜。比如,这套密码出来之后,美国海军自己先内测了一下,结果花了三周时间,发现根本无从下手,无功而返。这样,美军放心地把风语者们锁在房间里三个多月,让他们背会了所有密码,最后销毁了密码本。这样,记录这种密码的,就剩下那29颗头脑了。

别以为风语者们只需要拿着笔和小本,坐在安全的大后方。就像电影《风语者》里表现的那样,在真实的战争中,纳瓦霍战士跟普通的美军士兵一样,需要背着发报机,跟敌人刺刀见

红,短兵相接。这样,到了战争结束,最初的29名“风语者”牺牲到只剩下四人。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一些在情报岗位上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军白人军官先后晋升为中将、上将。而风语者们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迫隐姓埋名。当有人问起,你们在战争当中的工作是什么?他们只会轻描淡写地说:我是一名话务员。

  如今,风语者的全部凋零,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在当下,从《潜伏》、到《风声》、《听风者》,有关谍战的电影、电视剧却依旧长盛不衰。不过,专家却说,也许这些人真的只能存在于影视作品里了。

  二战结束后,这些令纳瓦霍人骄傲的事迹被军方要求封口,直到2001年小布什在位时,29人才终于获得了正名。这时,当时在世的内兹已经形容枯槁,他颤巍巍从小布什手中接过证书,骄傲和激动之情依然溢于言表。军事专家张召忠 (微博)介绍了相关情况。

  张召忠:最后要接触作战,他要上岛跟日本人面对面的去厮杀,在登岛作战的时候硫黄岛让日本给抓了一个纳瓦霍人,这人也会说英语就逼着他说,他打死也不说,时刻准备着如果国家需要他们,还要再上战场,用他们的语言去战斗,还要为国家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需要他们还要上前线,这一点我感觉特别可贵。

  张召忠表示,随着当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风语者”注定只能存留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张召忠:到了小布什总统才给他发勋章,等于这一辈子就冤枉了,也不能够说出来,保了一辈子密,现在不是过去拿个密电码去对照ABCDE代表吃饭睡觉,是有一些新的计算机的解码机器了,非常前进,风语者在现在我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用了。

  的确,虽然通信技术的发展将“风语者”抛在了过去,但“风语者”的精神却让更多的美国人开始缅怀与沉思: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生命,就是和平。

最后的风语者去世 外界听懂纳瓦霍语的不足30人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与新墨西哥州交界处,蜿蜒地纵横着一条巨大深邃的峡谷。纳瓦霍人是这里的主人,他们祖辈生活在这里已400多年。如今,纳瓦霍部落是美国印第安土著居民中人数最多的一支。没有纳瓦霍部落的同意,联邦调查局或中央情报局是不能进入这里行动的。在部落里,很多地方至今没有通水通电,有种说法是他们想保留最原始的生活方式。随着部落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西化,现在会讲纳瓦霍语的人越来越少。英国《独立报》称,这种语言仅在美国西南部使用,除了本部族的人使用,外界能听懂的不足30人。 



阅读完标题为(纳瓦霍语被称为鸟语 吴宇森将风语者的故事搬上银幕)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