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的提高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讨好孩子的选择,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送孩子一本影响一生的书,仍是不少家长在儿童节这天的保留项目。然而,记者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却发现,尽管时代更迭,《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经典儿童读物依然是书店畅销品,为此不少家长患上了“选择困难症”。对此,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刘海栖认为,家长购书应该从是否是经典图书、获奖图书、名家作品等综合考量,与此同时,家长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鉴赏能力。 电子书无法取代纸阅读 如今的“05后”儿童,他们的出生和成长大部分时间与电子产品相伴,逢年过节,他们收到的礼物多是iPad、点读机、电子书阅读器等电子产品,就连讲故事这种传统的亲子互动方式,也有故事机代替。可以说,现代孩子的阅读方式与父辈们已经存在明显不同。亚马逊在售的电子图书中,涵盖了0-2岁、3-6岁、7-10岁、11-14岁等不同年龄段的电子图书分类。儿童文学中,《老人与海》、《安徒生童话》、《小王子》等经典故事依然傲居排行榜前列;绘本中,《大力水手》、《蓝精灵》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也名列其中。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众多80后、90后父母买单。 但在某网站最近发起的一项关于儿童阅读的调查中却显示,超半数的家长更希望孩子阅读纸质图书。在大部分家长看来,电子图书、有声书籍虽然方便,但不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另外,纸质图书在引导和培养孩子健康阅读方面有着电子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购书要看影响力和作者 家长认为“经典”越来越少 记者采访发现,孩子看什么书绝大多数是家长说了算,还有一部分是在校老师推荐,孩子能做主的几率很小。“孩子没有鉴别能力,家长得多拿主意。”一位正在新华书店为孩子选购图书的家长如是说。而在选择图书的“国籍”方面,有些家长也存在“国外读物优先论”,认为国外的教育方式值得国内学习,孩子平常已经在学校里习惯了应试教育,业余时间读书应多接触国外文化,提高综合素质。不过,绝大多数家长更偏向于选择“国内制造”,杨红樱、郑渊洁等儿童作家的作品几乎已经成了家庭必备。 端午假期刚过,济南市新华书店少儿图书销售排行榜也随即揭晓。《查理九世:所罗门王的魔戒》、《父与子》、《会唱歌的猫》、《三毛流浪全集》等作品销售战绩名列前茅,新华书店工作人员介绍,“畅销儿童读物中,以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如杨红樱、郑渊洁、沈石溪、曹文轩、伍美珍、黄蓓佳等的作品居多;而打着诸如中外经典、中外名著、获奖儿童作品等标签的读物更受家长欢迎;题材方面,探险小说如查理九世、冒险小虎队、哈利波特系列等,及百科类童书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一直以来都是书店长销书。”记者在书店还发现,外来翻译的儿童文学绘本也十分畅销,一位正在选购图书的家长表示,“绘本多是从国外引入,也堪称经典,对孩子的阅读理解等方面很有帮助。” 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图书,不难发现,经典图书占据了重要比例。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认为,虽然书店里的图书琳琅满目,但经典图书却越来越少。而记者日前在某社交网站上也看到不少80后家长抱怨,“我们小时候就是在《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的陪伴下长大的,等到当了父母给孩子买书才发现,市面上的图书还是那些书。”还有家 长认为现在的书本过于生活化、简单化、娱乐化,甚至成人化,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影响和人格的塑造,“如今的孩子需求和口味都在变化,但经典图书却换汤不换药,本质上跟几十年前没有区别,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十万个为什么》在一家书店里拥有数十个版本,杨红樱、郑渊洁等现代儿童作家的作品长居热销榜,经典图书越来越单一。与此同时,品种繁多、良莠不齐的童书,也让很多家长在为挑选一本好书发愁。对此,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刘海栖昨日接受采访时谈到,“一方面,出版社重复出版很严重,每年都会对过去的畅销版本进行花样翻新,这个现状如今在出版界应该反省;另一方面,国内出版的原创儿童作品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但相对来说还是少,年轻作家的作品也少。”在选购图书方面,刘海栖也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家长要时时关注阅读排行,要让孩子多读经典图书,选择过程中较多关注获得过权威儿童文学奖项的图书。”而在新书选择中,他认为家长应首先提高自己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对新作品了解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就大了,否则就只能按照自己的阅读经验去选择,最后还是选择了旧书目。 阅读完标题为(少儿“经典图书”大都还是“老面孔”)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