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电影  | 电视  | 明星  | 音乐

> 娱乐 > 明星 > 正文

宋康昊专访:曾拒演《辩护人》 更偏爱历史题材

2014-05-27 18:47 来源:网络 浏览:
《辩护人》宋康昊专访 大饼脸宋康昊是韩国当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同时也是备受肯定的演技派,被韩国观众称为国民影帝。从早期通过《绿鱼》和《黑帮3号再上位》的配角
宋康昊专访:曾拒演《辩护人》 更偏爱<a href='http://www.bjxxg.cn/news/lishi/' target='_blank'><u>历史</u></a>题材

  《辩护人》宋康昊专访

  "大饼脸”宋康昊是韩国当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同时也是备受肯定的演技派,被韩国观众称为“国民影帝”。从早期通过《绿鱼》和《黑帮3号再上位》的配角出道,其华丽的电影履历中包含了《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我要复仇》《孝子洞理发师》《杀人回忆》《优雅的世界》《汉江怪物》《密阳》《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义兄弟》等作品,他和李沧东、朴赞郁、奉俊昊、张勋等韩国当代最重要的导演合作了一个遍。日前他又将携手去年青龙电影节最佳影片《素媛》的导演李浚益拍摄新片《思悼》。

  对于宋康昊来说,2013年是他从影以来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年,同年上映的三部电影《雪国列车》《观相》和《辩护人》总共动员了3000万观影人次,创下惊人的票房纪录。而他个人从影以来主演影片的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了8000万观影人次。《辩护人》也继《汉江怪物》之后成为他第二部突破1000万观影人次的票房大作。宋康昊也凭借该片获得了第50届百想艺术大赏电影部门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辩护人》改编自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的亲身经历。影片以1981年全斗焕执政初期的釜山为背景,讲述了平凡税务律师宋宇锡为震惊全国的“釜林事件”受害学生进行人权辩护的故事。事实上,宋康昊最先接到《辩护人》这部作品的提议时,并没有答应参演。由于已故前总统卢武铉仍然在韩国社会是带有争议性的人物,影片在开拍前就引发了各界争论。不过,在考虑了一周之后,宋康昊最终还是拨通了制作人的电话,接下了这部饱受争议的作品,他认为和争论与政治相比,电影和真相更有分量。

  在影片宣传期间,宋康昊接受了韩国媒体的采访,言谈间透着这位“国民演员”的大智慧,让人在赞叹他演技的同时更加钦佩他待人接物的高远目光。

宋康昊专访:曾拒演《辩护人》 更偏爱<a href='http://www.bjxxg.cn/news/lishi/' target='_blank'><u>历史</u></a>题材

  宋康昊

  宋康昊专访原文

  记者:《辩护人》和《雪国列车》《观相》相比,应该是令想看宋康昊演技的观众最有满足感的一部影片了,不知道你在表演上是否也获得了同样的满足感?

  宋康昊:确实如此。《辩护人》这部作品,抛开其题材和内容来看,从表演性来说,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演员丰富可能性的作品,这种角色估计一辈子也碰不到一两次了。以前和全度妍一起拍《密阳》的时候跟她说过:“一个人哪怕演到80、90岁,能碰到这种角色的几率也不多呀。”当然那时候李沧东导演不在场(笑)。从角色塑造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辩护人》之于宋康昊,就相当于《密阳》之于全度妍。”

  记者:“律师”和“辩护人”这两个单词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

  宋康昊:律师的话倾向于职业性的诠释。辩护人应该说更符合整部电影的主旨。和事件相比,更能表现出人物的立场和人的情感。

  记者:宋宇锡律师这个人物表面上是虚构的角色,但故事的内容的确是涉及了真实事件与历史原型。虽然塑造这个角色之前对于演员来说并没有切实的参考模型,但实际看过电影后,我们的确联想到了卢武铉总统的种种言行、习惯、语气等等……关于这种相似性,在尺度拿捏上是否因为导演的特别要求?

  宋康昊:完全没有。杨宇锡导演对演员给予最大程度的信任,从来不会刻意要求说这里该怎么演,反而是我会偶尔征求导演的意见。

  记者:那也就是说这个人物的细节拿捏部分纯粹是你的判断了?

  宋康昊:其实没有刻意想要唤醒观众关于他的记忆,没有掐算说哪部分语气或者动作应该如何像他。从始至终是一个自然而然塑造角色的过程。

记者:以前你在采

访中曾说过,如果饰演一个流浪汉,并不是说一定要外形打扮得破烂不堪的样子就够了,即使穿着干净的衣服,也能传递出人物内在的情绪。演技并不是表面细节的表现,而是内在本质的把握,那么这一次你又是如何接近和把握角色(卢武铉原型)的呢?

  宋康昊:他是一个注重原则主义的人,按照理性思维和常识性思考方式在生活的人。比如最初他在做房地产登记业务的时候,碰到那些抗议的律师们,就对他们说有什么问题请走法律程序。应该说就是那种尊重常识和原则,遵守法律的正直公民。我以前也听过卢武铉的一些有趣事迹,偶尔也会给人以调皮的形象,不过也并没有读过他的回忆录。实际生活里曾见过他两次,一次是《密阳》在戛纳得奖之后和前辈们一起参加了一个午餐会,后来一次是在模范纳税者表彰座谈会上,大概五六十人聚在一起,他都离我距离有点远。其实那样短暂的会面经历也并不会对演技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吧。

  记者:之所以会让人觉得宋宇锡这个人物既熟悉又找不到参照原型,大概也是因为演员宋康昊本身的特质吧,带着个人特色的声音、语调、动作等。比如吃饭时候嚼嘴的习惯,比如说话前会抖动一下脖子,你似乎从来也没刻意去摒弃这些习惯性的部分。

  宋康昊:最近很少听到别人这么说了,但其实我还带点庆尚道口音呢。以前曾对我的后辈们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是为了演戏而说话,而不是为了说话而演戏,个人的细微习惯并不会那么强烈地影响人物塑造。只有当你无法准确地诠释人物的内在特征时,那些细微的习惯才会造成妨碍。这是以前在演话剧时期的感悟,从那时起就曾思考过,演完一个角色之后,会不会对我个人来说就变成了无意义的事?舞台上的角色并不是静止的照片,是鲜活的、移动的存在,那个角色没有宋康昊这个人去诠释的话就是死物,否则就不叫演戏,只能叫模仿。如果想演流浪汉,不是说就单纯去模仿流浪汉的行为,而是领悟了流浪汉的特质之后,把那个内核通过宋康昊的身体表现出来。在那种情况下,个人的习惯和小动作便并不会成为妨碍了。当然每个演员都有不同的表演方式,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和方法。

  记者:顺便提一句,关于动作演技,我们可是十分怀念宋康昊式的“飞踹”啊(《杀人回忆》中的经典镜头),不知道这个动作设计是包含了怎样的情绪呢?

  宋康昊:总感觉用拳头的话,显得更加暴力,有侮辱感,反而用脚的话,有种玩笑式的色彩,对对方来说,能够感受到某种情感力量,但是不会负担感过重。就像是你踹一下别人的屁股,和用手揪着对方的头发,那是截然不同的感觉。这方面的动作设计有时候会有益于人物的刻画。

宋康昊专访:曾拒演《辩护人》 更偏爱历史题材

  宋康昊

  记者:《辩护人》里宋宇锡在准备司法考试的时候,那段辛苦的时期,看着好像还比较富态一些,到后来成功之后,人看着反而更苗条了,实际拍摄时候的顺序到底是怎样的呢?

  宋康昊:外景拍摄的戏份很多,所以比较杂乱。当然电影里不少镜头拍出来,脸看着真年轻而且很瘦啊,感觉真好,毕竟很多时候怎么努力也达不到那个效果啊(大笑)。不过我的实际年龄比电影中的宋宇锡大概大了12-15岁,40多岁诠释30岁出头的角色还是压力不小的,心想着还是要从头到脚看着年轻点儿就好了。

  记者:宋宇锡其实是电影或是电视里并不算多见的那种土包子式精英,从事的职业是需要具备自身的理性和原则,日常生活里倒也挺滑头的。

宋康昊:他毕竟并不是富裕家庭出身、名牌高校毕业的那种令人难以接近的法律界人士。相对来说更像是一个从事这个职业的乡村大叔?(笑)所以在诠释的时候也是特意背离了所

谓白领精英的形象,给人一种爽快的感觉。

  记者:从《黑帮3号再上位》和《犯规王》早期那种充满热情的角色,再到之后植入社会议题的《孝子洞理发店》和《汉江怪物》的小人物。而《雪国列车》的南宫民秀和《辩护人》里宋宇锡这样的角色,似乎都和以前不同。

  宋康昊:所以对我来说这一年也是别具意义。韩国男演员主要角色都是出现在犯罪片和暴力电影里,这次的三个角色包括《观相》《雪国列车》和《辩护人》都是背离了这种主流题材的作品,所以在角色切换之间也的确是在享受着愉快的拍摄过程。

  记者:以前曾接到过《阿里郎》(讲述独立运动家金山的传记作品)里金山一角的提议,那时令人颇感意外,而如今似乎对各种题材都能自然而然的接受了。

  宋康昊:大家过去对我到底是怎么个印象啊,不是混混就是警察是吗?(笑)《阿里郎》这个提案想来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最终还是没能进入制作阶段。说实话我个人本身就很偏爱这种题材的,我喜欢历史剧。我还记得林权泽导演的《太白山脉》上映时去电影院看了好多次,电视剧《公主的男人》热播的时候我看得很开心。而且我还专门去打听过了(大笑),说故事的两个主人公最后是隐居在庆尚北道的某个岩洞里。《观相》也是比较正统的史剧,穿着古装虽然很累但也是非常愉快的回忆。史剧里的人物操着古语,但同时又能给观众带来一种超越现实的喜感。就比如说《观相》里李政宰饰演的首阳大君,就和平常在电视里看的那种老家伙是不一样的,给人一种潇洒又性感的混混的感觉,这能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如果是现代剧,反而稍微有点夸张观众就会觉得太不符合常规了,容易出戏。

  记者:《辩护人》由于题材和内容的特殊性,其立场的拿捏可能也会成为顾虑,关于这方面有什么看法呢?

  宋康昊:之前在制作报告会的时候我也说过,一开始并没有接受制作公司代表的提议,其实涉及到军事独裁时期的作品,作为演员来说必然都会受到舆论的非议的,但其实这点对我来说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我那时很怀疑,真的能够展现出那个时代里主人公的那种热情与焦虑吗?我原本在忠武路(代指韩国电影界)就是以决定做得快而出名,一般接到剧本之后我是2小时读剧本,半小时思考然后就决定了。但是《辩护人》这剧本当时读完先拒绝了,后来参加釜山电影节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个事,之后又过了几天最终还是决定出演了。如果只是因为外压,即使把剧本的背景修改或者删除,故事本身不好的话也无法让我回心转意的。

宋康昊专访:曾拒演《辩护人》 更偏爱历史题材

  宋康昊演技大爆发的庭审戏

  记者:应该说电影的高潮就是庭审戏,你自己觉得这部分的成败关键点是什么呢?

  宋康昊:这场戏对表现宋宇锡律师的情感至关重要。那五场庭审戏,我对于情绪的把握和设计提前进行了构思和排练。大概在正式开拍前5天吧,我自己就去搭好的景那里排练,后来导演和摄影组知道后亲自赶了过来,大家一起共同设计了走位和动作。

  记者:《汉江怪物》突破一千人票房时,您曾说过这对于演员来说是取得了成功,但也似乎面临着失败的危机,那么作为演员,最应该警惕的是些什么东西呢?

宋康昊:此前票房不错不代表今后就会一直这样,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观众对于我此前的演出所积累的信赖感,既是对我本人的信任,也包含着对我所选择作品的信任。每个演员都会面临这样的时刻,随着我年龄渐长可能以后会减少接片了吧。毕竟韩国电影界还是要以20代,30代为主力的,少说也是40代,而我已经到40代后期了,之后可能在题材选择方面也会更加狭窄了。从事一个行业越久,就会有安逸感,对我来说最值得警惕

的应该就是,无论今后选择的角色分量大小,都不能松懈或是掉以轻心。



阅读完标题为(宋康昊专访:曾拒演《辩护人》 更偏爱历史题材)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