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电影  | 电视  | 明星  | 音乐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评电影《一座城池》:改编韩寒小说放不开手脚

2013-09-30 17:52 来源:网络 浏览:

  ◎评家:胡祥

  电影:《一座城池

  导演:孙渤涵

  主演:房祖名、王太利、小薰等

  上映日期:2013年9月18日

  推荐指数:★★☆☆☆

  点评:电影韩寒小说的改编放不开手脚,而且去除小说中的批判与讽刺,导演手法比较单一,显得乏善可陈。

  韩寒的小说《一座城池》,本身就是一部情节非常弱的作品,和他的其他小说一样,主要靠语言取胜。而且小说中的那座城池其实是一种存在主义般的隐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荒诞感,很多细节很难用视觉语言来呈现。选择改编这部小说,难度要远大于赤裸而直接的《小时代》。

  从改编上来看,《一座城池》除了结尾其他部分非常忠于原著,无论是旁白还是人物对白基本上就是书里的原话。通过房祖名带有港味的普通话念出来,总显得有股怪怪的味道。如果说《小时代》是一部极力讨好粉丝的高富帅电影,那《一座城池》则是紧紧抓住原著不敢迈脚的屌丝电影。

  电影完全按照小说的情节来叙事,从“我”和健叔大学肄业到长江旅社再到大荣公寓,全都纹丝不动地照搬到银幕上,很难看出导演的发挥空间在哪儿。作为一部主打黑色幽默的青春电影,这样的处理显然有些束手束脚。而且电影始终在各种大学校园里打转,粗糙的美术置景让这部电影看上去特别像一部学生毕业作品。我们看不到小说中“城”的样子,而这座城恰好是本该重点表现的对象。可能由于经费的原因,一些城中发生的重要场景比如斗殴、失火等,全部用动画的方式来展现,一看就是偷工减料的做法,难见诚意。

  除了情节改编太过保守外,电影的影像风格也不尽如人意。韩寒的小说带有很浓厚的冷幽默风格,人物的语言与行为经常会出乎意料,让人不禁哑然。比如疯狂寻找电脑病毒的室友最后会出其不意地告发“我”和健叔,长江大妈经营长江旅馆的目的让人瞠目结舌,还比如在去往火灾途中遇见的神出鬼没的白衣女孩。这些人身上所传达出来的幽默更适合通过文字想象,如果通过影像来具化总会少了那么点力度。导演最喜欢用的手法就是静止停顿,主要人物在前景面无表情地看着镜头而后景其他人物却活跃异常。通过这种动静的反差来制造喜剧效果,有些地方确实会起到作用,比如“我”和健叔肄业的场面。但是当这种手法被用滥的时候,就不太合适了,只能证明导演手法过于单一。

  在我看来,韩寒无厘头式的语言倒非常适合用周星驰的方式来表现。人物都是霉运不断的小人物,周围的人与环境同样荒诞不经,通过荒诞反思荒诞,透过无聊认清无聊。尤其是“我”在大荣公寓的梦境,那是全书非常出彩的一个段落,有着较强的讽刺意味,可是在电影中处理得太过简单。充满威严感的警察非常脸谱化,“我”本来是一个狡黠的喜剧角色变成了痛改前非的好青年,在精神内涵上一下子就变了。

  当然,出现这种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在目前的电影环境下这是一种妥协方式。小说中还有不少类似的情节被拿掉,免不了会让看过原著的人略有失望。韩寒在电影上映前曾发出声明,自己除了出售改编权,与电影没有其他关系,所以这部电影实际上只是保留韩寒语言的作品,而剔除掉了他一切有碍电影生产制作的思想。电影结尾“我”和健叔终于决定自首拥抱主流,同时加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忧伤结局。“我”自称走出了那座“城”,可是整部电影却是一座没有作者的“城”,是一部内涵缺失的影像转换器。

标签:



阅读完标题为(评电影《一座城池》:改编韩寒小说放不开手脚)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