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在央视八黄热播的《老家门口唱大戏》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农村剧,这部清新的农村剧不仅为当下荧屏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乡村文化的窗口。电视剧是大众艺术,品质上乘的电视剧可以化人养心、启迪心智,《老家门口唱大戏》正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 农村剧的边缘地位与《老家门口唱大戏》的意义 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令其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市民文化属性,这不仅因为早期的电视收视行为更多体现在城市空间中,也因为电视经济的回报多来自于城市市民。而且城市往往令人充满对于成功的想象。在许多电视剧中,创作者为人们展示了“城市是如何为居住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不同的经验和生活机会的”,[1]的确如此,尽管城市也不乏混乱和腐朽,但却仍然令人无限留恋与向往。正因为如此,城市成为电视剧创作者取之不竭的源泉。 电视剧的城市化使它成为远离乡村的一种艺术形式。电视剧更热衷于展示城市居民的悲欢。中国每年生产万余集电视剧,表现乡村生活的作品非常少。尤其在整个中国迅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乡土中国越发成为遥远的记忆。而乡村则不仅在地理意义上表现出某种边缘属性,在电视剧创作中也成为边缘题材。 在如此文化语境下,如何表现乡村、表现农民、表现农业文明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课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系列表现东北地域文化风貌的电视剧相继在全国播出,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给人们以意外的惊喜,为人们展示了较为逼真的农村生活景观。女人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辘·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以及《雪城》、《赵尚志》等作品表现了东北文化的深沉、博大,而近年来的《刘老根》、《马大帅》、《圣水湖畔》、《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种啥得啥》、《都市外乡人》、《插树岭》、《乡村爱情》、《闯关东》、《东北一家人》、“农家三部曲”等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再次在全国刮起了强劲的“东北风”,成为人们认知东北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今《老家门口唱大戏》这部剧的出现更是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部迥异于以往东北农村剧的独特作品。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类型的突破、新型乡村文化的展示及人物形象的崭新呈现。 文本的魅力:《老家门口唱大戏》的清新呈现 1、类型突破:新时代的“农村青春偶像剧” 青春偶像剧顾名思义,就是用偶像来演绎青春故事,反映年轻一代的理想、爱情、生存状态的电视剧,基本以都市生活为依托演绎故事。《老家门口唱大戏》令人耳目一新的首要特征即是呈现出青春偶像剧的诸多特征。剧中故事尽管以农村为背景,但却以青年人的爱情与文化追求为主线,情节清新、人物形象光彩亮丽,在类型风格上展现出别样特征。 《老家门口唱大戏》融合了许多时尚元素。“美丽乡村“作为故事背景成就了一群热爱家乡、热爱文化的青年们的梦想。在这部农村剧中,苦情故事、邻里纠纷、邋遢装扮都不再是剧中主要元素,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清新恋情、时尚生活与靓丽形象,而这些元素恰恰是青春偶像剧的主要特质。如此类型的融合令这部剧呈现出别样的乡村景观,不同群体的观众在这部剧中都将获得对应于自己内心期待的信息与审美享受。 故事围绕村中才子徐凤国的爱情、梦想而展开。在他的周围活跃着一批热爱家乡、热爱文化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与城市并无二致,反倒多了些许清新、宁静与祥和。爱情仅仅作为推进故事发展的情节元素,在家常般的乡村世界中,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中国乡村的崭新景象。人们可以透过剧中一个人、一个家庭所扩散开来的乡村社会关系接收到东北乡村的文化信息。作品正是通过情节叙事的展开告诉人们:正是这一方土地一方人在历史绵延中形成了剧中所表现出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已经逐渐成为新一代农民的集体记忆。在浪漫清新的故事演进中尽管不乏泥土气息,但人们透过荧屏,在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语言之外感受到极具感染力的青春律动和文化力量,这恰恰是以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不具备的特质。 2、清新的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展示新气象 《老家门口唱大戏》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剧情衍进中传递了正向的价值能量,清新怡人。尤其作品中对于老少两代人对文艺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契合当下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老家门口唱大戏》是一部主旋律作品,剧中主题聚焦三农,将农村、农业、农民的核心问题以艺术形式加以体现,生动鲜活、具体可感,尤为可贵的是该剧将农村的文化建设作为剧情的主要线索结构故事,新颖且具有突破意义。该剧以生动感人的故事告诉人们:致富与文化对于美丽乡村来说一个都不能少。 了解了中国的乡土,才能真正了解乡土中国。透过《老家门口唱大戏》人们可以看到新时代农村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乡村的旧有格局已被打破。剧中的徐凤国就是一个在外打工见识了外面世界的当代农村青年,他时尚、前卫,也努力把如此理念带回家乡,让更多人驱除旧有的牵绊,从而不仅在物质上致富,更在精神上丰盈。剧中围绕小剧团成立所展开的情节并不曲折,但其间却表现出新旧矛盾的冲突、老少两代的隔膜,作品也正是通过这两条线索的交织展现了新形势下青年农民的文化心理,剧中的年轻人渴望文化的滋养,更渴望在追逐人生梦想的时候,真正感受到生活幸福、人生充盈。 3、偶像的魅力:剧中形象都是最可爱的人 称《老家门口唱大戏》中的人物形象为偶像,并非指其由偶像明星扮演,而是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凝聚了当代青年的诸多优秀品质。 《老家门口唱大戏》在形象塑造上可谓可圈可点,几代农民形象都是最可爱的人。剧中塑造了邵爷爷、孙福达、徐凤国三代农民形象,尤其是对以徐凤国为代表的青年农民群像的塑造朴实清新,个性鲜明、独具魅力。剧中徐凤国、邵颖、白春、艳玲、国梁等青年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崭新风貌,他们正直善良、时尚阳光,热爱家乡、甘于奉献,这些美好的品质令该剧从始至终充满了健康向上的气息,鼓舞人、感染人。剧中演员的表演也是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很好地诠释了人物的精神内涵。在这部剧中,人们不仅看到了崭新的农民形象,更从这些形象身上折射出文化的力量。 徐凤国是剧中的男主人公,在他身上笼罩着一种独特的气息,迥异于以往农村剧中的农民形象。他是一个从乡村走出的打工仔,也是回馈乡村的回归者。回到家乡的徐凤国在每天与同龄伙伴的笑谈打闹中彰显着他的魅力,他不媚俗、不从众,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在养牛过程中运用科学理念迅速致富,但他却不自私、不遮掩,将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引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之路。在成立小剧团过程中,他时常与邵爷爷、村干部作对,但到关键时刻,他又往往能挺身而出为村里排忧解难。徐凤国是一个崭新的农民形象,在他的世界里,奋斗始终与智慧、文化息息相关。 阅读完标题为(化人养心:《老家门口唱大戏》的文化追求)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