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5月23日),《舌尖上的中国2》第六集《秘境》如约而至,为观众讲述海边、草原、沙漠、深山及香港大排档中的美食“秘境”。与《相逢》播出后的好评不同,这集播完后,不少网友吐槽,“看了一集《动物世界》,只不过解说员不是赵忠祥”,而整体的解说风格非常专业,地理学、气象学、营养学、化学、生物学、畜牧学等交替出没,学院气息非常浓厚。 寻找食材太抢镜,观众大呼解不了馋 海边的沙蟹汁、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野韭花、牧民的美味手抓羊肉、沙漠盛宴羊肚包肉、红柳枝烤羊肉、宁夏羊肉、洋芋擦擦、新疆馕、珠海手钓的石斑鱼清蒸、清蒸虾干、深山里的鸡枞、吉林延边和云南建水的蕨菜、香港的鲜虾云吞……虽然各种美食让人眼花缭乱,但并未受到观众的好评。 “我是准备好了半夜看饿出门吃夜宵的,但是说实话,这集看完,完全没有美食纪录片的感觉,更像是一集探索发现。”80后“舌尖粉”杨女士表示,这集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在寻找难以发现的美食,找到后,做法却非常简单,“找到了沙蟹汁,被豇豆抢了镜;找到了韭菜花,被羊肉抢了镜;找到了羊肉,又被美女抢了镜,总体来说美食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解说词太专业,网友称看了一集动物世界 《秘境》播出前,舌尖上的中国官方微博预告内容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许多奇异丰盛的美食隐匿在山野之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湍急的河流,干旱的沙漠……这些人间秘境的角落,美味的精灵活跃着人们的餐桌,更维系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虔敬。” 在秘境播出27分钟后,在“舌尖上的中国”官方微博中,微博主题为舌尖上的羊肉:“黄河冲出贺兰山,塑造了宁夏平原。几乎所有中国的美食家都认为这里的羊肉质地最佳。近两个小时的文火炖煮,肌肉纤维软化,饱含水分。羊肉不腻不膻,丰盈鲜美。装盘之前,盐才会登场。既增加口味又不影响熟肉口感,双倍提鲜。” 对此,网友们却褒贬不一,有网友在“舌尖2”官方微博留言,表示看完饿了,煎了三个荷包蛋,也有网友很不客气地表示:“这就是动物世界,只不过解说员不是赵忠祥老师了。” “沙蟹捣碎后鱼油氧化,野韭花是含硫化合物,白蚁是两亿五千万年前产生于地球上的小生命,蕨菜是恐龙的主食。”一本地网友在复述了“秘境”的解说词后指出,这集中解说涉及了地理学、气象学、营养学、化学、生物学、畜牧学等多个学科,“风格特别学院派,我感觉吃饭很有负担,如果我是老师,今年的中高考试题一定会从里面节选出题,特别有考"大综合"的感觉。” 据了解,下周五将播出最后一集《三餐》,根据预报,可能涉及社会热点“食品安全”等问题。不知在下一期的节目播出后,节目组将收获的是“赞扬”还是“吐槽”。 阅读完标题为(《舌尖上的中国2》第六集“秘境”再遭网友吐槽:看了一集动物世界)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