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闫妮、何冰、曹炳琨主演的年代大戏《亲爱的》将于本周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此前该剧在地面频道播出颇受好评,而闫妮穿越20多年的光阴,演回18岁少女也成为一大看点。《亲爱的》登陆央视之际,闫妮和曹炳琨接受了媒体群访,透露了该剧“悲剧变喜剧”的内幕。 闫妮首次挑战大跨度,从18岁演到中年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印刷厂“一枝花”李宝莉(闫妮饰)漂亮、有担当,是许多男人的梦中情人,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一心希望找一个有学识的男人为伴,大学生马学武(曹炳琨饰)在情书中一句“亲爱的”打动了她,她放弃了痴情的追求者、为人正直仗义的青年工人郑坚(何冰饰),投入马学武的怀抱并生下了儿子小宝。从此三人的感情及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衍生出一段啼笑姻缘。生活无忧的马学武有了新欢却遭遇撤职下岗,最终自尽;李宝莉为求生计养活一家老小,只身闯荡俄罗斯;李宝莉成功回乡后与郑坚成了一对欢喜冤家,在情感摩擦中重拾感情,如青年人般轰轰烈烈地谈了一次真正的恋爱。“亲爱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一句时髦的称谓,导演裴军认为对于本剧来说,“亲爱的”则是一个时代的缩写式,是特定时代下一个特殊人群的精神追求,是剧中女主人公李宝莉一生的写照和最终的归宿。 闫妮这次所出演的李宝莉在剧中贯穿了20多年的光阴,由开场的一个18岁天真少女一直到变成了40岁的女企业家,如此大的年龄跨度在闫妮所饰演的角色中实属首次。对于成功挑战18岁少女的角色,闫妮觉得自信是关键:“如果你接了这个角色,即使有压力也要迅速把压力变成动力,事实上我已经是40岁的人,要演十几岁,不仅靠化妆,需要一些自信,这里自信很重要。” 剧本从头改到尾悲剧演成喜剧 《亲爱的》故事改编自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女作家方方笔下的人物,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面对生存的巨大压力苦难,但是能够乐观勇敢地承担生活的艰难。原小说中的李宝莉就是这样一个个性和经历都非常极致的女性。小说曾被改编成电影《万箭穿心》,并于2012年在国内公映。 但《亲爱的》导演裴军认为原小说过于凄苦,欣赏起来会让人觉得压抑沉闷,因此故事在剧本层面就做了一系列改编,让本片的基调更温暖,主题更积极,也更能传递给观众积极的正能量。 那么改编那么大,会不会引起争议?闫妮认为改编之后可能更有助于大家接受剧情:“一剧之本是基础,二度创作是应该,我们大家包括何冰曹炳琨两位老师,每次都是跟导演在一起争论,从头到尾,也从头改到尾。但整个剧基本是尊重原著的,最大的讨论是在后期,因为后期马学武死了之后,她的婆婆对她有很怨恨的情绪。而在电视剧里,希望把这种东西淡化,就是人有再大的怨恨最后会被谅解,最后是走入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 故事原本更像悲剧,但因为有了闫妮和曹炳琨,年代戏平添了不少喜剧成分。曹炳琨认为这是一种“化学反应”:“碰到闫妮和何冰老师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喜剧我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可能碰到一块就有喜剧效果了。有很多东西都是现在即兴碰撞出来的,没有谁说要演一个喜剧。”当然,即兴碰撞出的喜剧桥段不能破坏剧整体的效果,曹炳坤认为戏还是很好看很有感染力的,“我妈看完都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