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电影  | 电视  | 明星  | 音乐

> 娱乐 > 电视 > 正文

业内人士评综艺:《好声音2》太爱炒选手负面新闻

2014-05-27 09:49 来源:网络 浏览:
田亮父女因《爸爸去哪儿》而走红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四大导师 下半年《好声音3》、《爸爸回来了2》等综艺节目纷纷进入新一季;但国内综艺究竟能走多远值得关注? 过度消

田亮父女因《爸爸去哪儿》而走红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四大导师

下半年《好声音3》、《爸爸回来了2》等综艺节目纷纷进入新一季;但国内综艺究竟能走多远值得关注?

过度消耗节目知名度

“不单《好声音2》有下滑,甚至刚刚结束的《我是歌手2》也表现出了疲态。”娱评人舞美师告诉记者,虽然《歌手2》在同期节目收视比拼中独占鳌头,但也未能再现第一季时的辉煌,“一个明显指标是节目的媒体指数,第一季平均值达471,第二季仅在135左右,媒体关注度可以说是直线下降,在话题性、噱头性、关注度已经难以成为唯一的聚焦点。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观众群体的喜好。”

为何引进综艺难以像原版节目那样一季比一季更火?舞美师认为,“二不如一”这个问题应该分开讨论,“首先,第一季为何能大火,有的胜在题材新鲜,比如当年的《非诚勿扰》,有的以模式取胜,比如《好声音》,有的则是二者皆有,比如《爸爸去哪儿》。其次,不少热门综艺第二季虽然影响力削弱,但商业价值已经远超从前,在市场上大获全胜。”

舞美师认为就品质来说引进综艺的“二不如一”是存在的,“这跟国内片面追求传播最大化有关系,比如《好声音2》爱炒选手负面新闻,以消耗节目知名度的方式为收视加分,这一点跟国外完全不同,外国人不喜欢用炒作吸引关注,他们当然也需要节目有话题性,但这更多是自然形成发生的,话题不会失控,一切皆在可掌握的程度中”。舞美师特别提到,炒作话题的幕后推手不一定是节目组,“有些是选手嘉宾在背后自黑换取名气,这些过度开发节目知名度的做法对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无益。”

意识和执行不到位

比“二不如一”更惨的是那些当了炮灰的引进节目,对此,从事版权引进工作多年的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表示,意识和执行不到位是引进节目水土不服的两大原因,“意识不到位就是模式还没有拿到手就急着去改,盲目地想要本土化,你想用一两个月实现国外一两年实践成功的节目模式,这不现实。执行方面,国内很多节目引进方在人员分工、时间进度、拍摄要求、编辑要求等方面难以严格按照模式办事,节目自然难以达到原版效果。”

“1、2、3、4、5……”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目前最多的已经做到第五季(超女快男、非诚勿扰除外),或许还会有更多季,但都超不过本月开始的已经做到14季的《美国偶像》选秀。这组数字其实开启了另一组数字“5、4、3、2、1”:一些节目的生命或已进入读秒阶段。这并非危言耸听,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始形态大多源自海外,但与它们在海外生命力常青的母版相比,它们呈现出惊人的一致:从第一季开始,节目便走上下坡路。它们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海外母版已做到14季

5月12日,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宣布续订音乐真人秀《美国偶像》第14季,并将于6月开始在美国15个城市海选。这档启幕于2001年的真人秀,其运作模式曾被《超级女声》复制到中国内地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国内电视综艺进入海外节目模式引进时代的重要里程碑。不过《美国偶像》的版权直到去年《中国梦之声》才正式引进,但热度难以企及十年前的超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版权引进综艺成为普遍现象引发关注是近几年的事,其中又以2013年为甚。无论是《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星跳跃》、《舞出我人生》、《爸爸去哪儿》……去年曾在荧屏上掀起过收视热潮的综艺,十之八九本质上都是舶来品。这些节目大都面临同一个问题:与母版节目相比,它们引进到中国后可谓命运多舛。

国内做5季就已显疲态

黯然收场的《中国最强音》则可算是最不走运的节目之一,它的原版节目是“世界选秀教父”西蒙-考威尔于2004年推出的《英国偶像》。在英国,这档节目问世10年一季比一季火,现已卖到全球近80个国家,在每个国家几乎都能挤进收视榜前三,可惜在中国却折戟沙场。事实上,比《最强音》更早两年,辽宁卫视就曾以《激情唱响》引进《英国偶像》,却反响平平,第二季甚至连选手招募都出现困难。

已经做到第五季的《中国达人秀》是迄今为止国内购买海外模式制作的众多电视节目中最成功的个案,已连续三季打破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收视纪录。但是,现在的影响力虽还在,但已经大不如前、疲态尽显了。要想比肩已经做到14季的《美国偶像》,基本不可能。

“更多的节目甚至沦为炮灰,”一资深电视人告诉记者,“名字不方便提,但哪些节目收视率不到0.5网上都能搜到。”不少“洋综艺”来中国后都难逃水土不服。以《好声音2》为例,虽然就收视率来看,它依然是去年夏天最火的综艺,但就影响力来说已经严重下滑。媒体评论人李韩东认为,它能延续收视强势,与导师阵容和学员表现有关,但学员惊艳程度已远不及第一季,“新鲜感少很多,好奇程度降低,直接导致对观众的吸引力下降,话题减弱,缺少持续性和热度。”

阅读完标题为(业内人士评综艺:《好声音2》太爱炒选手负面新闻)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