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高考  | 留学  | 校园  | 文化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北京高三女生研究植物 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2013-12-18 10:4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原标题:植物为什么是绿色的? 第十三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得主万若萌 作为国内青少年科技大赛中级别最高、奖励幅度最大的赛事之一,第十三届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揭晓,在96位进
原标题:植物为什么是绿色的?

  第十三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得主万若萌

  作为国内青少年科技大赛中级别最高、奖励幅度最大的赛事之一,第十三届“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揭晓,在96位进入决赛的青少年科技精英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国际班的万若萌和杭州、香港的两位同学获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他们每人和学校分获5万元奖金。

  “小姑娘很有些创新的想法,非常不错。”评委之一的中科院黎乐民院士指着万若萌告诉记者。小万同学的参赛论文是《为什么海洋中藻类只有绿藻成功进化为陆生植物》,“为什么植物是绿色的?绿色意味着反射了绿光,放弃了利用绿光的能量,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使植物最多地利用能量?这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手捧奖杯的万若萌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己选择此项研究的初衷。“植物迷”万若萌从小就爱刨根问底,当她把这个问题提给老师时,老师鼓励她自己寻找答案。于是从追溯植物的进化过程开始,一直深入到探求藻类登陆时的奥秘,万若萌的研究可谓煞费苦心,学校老师为她联系了北大的实验室去做红藻的DNA实验,“我在那里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导师,导师并没有要求我跟着他的实验走,而是鼓励和支持我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说这种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是一名科研人员最宝贵的东西。”努力半年多,最终万若萌独立完成了她的研究,首次证明了陆上高强度绿光造成的光抑制是这种自然选择背后的原因之一。“虽然我的研究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但为尚未解开科学之谜提供了有直接实验支持的假说,下一步我将深入这个课题,去寻找植物利用能源的秘密,也许从中会找到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

  据了解,“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主办,全国有技术科学或工程学等方面科技成果的高二学生都可以参加。记者了解到,虽然成绩不再与升学挂钩,但今年参赛学生依然很踊跃,北京共有38人进入决赛,人数之多为历年之最,成绩列全国之首。



阅读完标题为(北京高三女生研究植物 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