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高考  | 留学  | 校园  | 文化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学生免费堕胎是否可行? 饮鸩止渴不如加强性教育

2013-11-26 14:3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缺少性教育、自购堕胎药、小诊所做流产……调查发现,学生做人流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寒暑假过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而不少学生出于“害羞”、“怕家长知道”、“手头不宽裕”等原因,不去正规医院就医,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眼瞅着还有俩月又是寒假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卫爱民建议,“公立医院实行学生堕胎免费制,或象征性收取小额治疗费。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多方出力,关心这些孩子。”

        新闻解读:

        争议

        建议可行还是不可行

        正方:保护身心健康的渠道

        学生免费堕胎建议遭遇众多网友抨击。不少人指斥这一建议既脑残又雷人,将在事实上成为对青少年偷尝“禁果”行为的默许和纵容,从此学生可以更加肆无忌惮了。尽管这种善意的担心同样源自人们对青少年的关爱和呵护,但将学生堕胎免费建议视作洪水猛兽加以抨击,显然既不合情理,又不利于保护意外妊娠学生的身心健康

        根据一些省市计生部门的最新调查,近半青少年身边发生过意外怀孕现象。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大中学生意外妊娠与流产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勇于正视存在的敏感问题,而不是掩耳盗铃般地加以回避。在怀孕学生遇到困惑、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消除“青春之痛”,不仅是维护妇女权益原则的具体体现,更彰显了政府和社会的人文关怀。

        事实上,不管缘于一时的冲动还是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的意外怀孕,对尚未成年的少女来说,都无疑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这些怀孕的学生大多没有经济来源,手头并不宽裕,往往去不起大医院堕胎。她们或因害羞、害怕心理而隐瞒实情,拖延时间,直到纸包不住火,给身体造成更大伤害;或者转到医疗资质不高,技术条件、消毒设施都不够理想的乡村医院或非法诊所寻求帮助,甚至自己买堕胎药自行堕胎,既不安全,又容易被感染。如果公立医疗机构不对女生怀孕开通免费堕胎的绿色通道,难免会大大增加风险几率。因此,不应简单地将学生堕胎免费制建议判定为是对青少年婚前性默许和纵容,而是为保护怀孕女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渠道和措施。而社会对此应该秉承宽容态度,则彰显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反方: 用“学生免费堕胎”挽回性教育缺失恶果是次优选择

        文/于立生

        当然,“学生免费堕胎”在合法性上或许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在那些自认能对子女尽到监护责任的家长,未必会认可——“凭什么要给邻居的孩子埋单”;但是,“象征性收取小额治疗费”却是没有问题的。既然如前所述,学生人流渐成现象,有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既关涉到家庭教育的缺欠,也关涉到政府提供的学校教育的不足,那么,“象征性收取小额治疗费”也就是一种政府和家庭关于费用的合理分摊机制。

        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陈素文担心:“一旦实行免费或者更低收费,可能起到鼓励年轻人做人流手术的反作用。”;其实,若是能认识到人流的危害,又有谁会热衷于去做人流呢?推行“学生免费堕胎”或者“象征性收取小额治疗费”,只是学生人流渐成现象已是既定事实之后“堵不如疏”的一种次优选择,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利弊权衡后的一种不得已,同时,也只是治标之策,以避免早孕、人流之于学生本人和社会的危害被叠加、放大。

        今年10月30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了《2013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未成年人的生育现象中,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执行董事巴巴图德·奥索提迈辛博士表示:青少年怀孕是“没有机会上学、就业以及获得有用信息和医疗保健的结果。”若要做到标本兼治,当然还有待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医卫服务的多管齐下、综合施治。

        反思

        学生免费堕胎不如加强性教育

        文/孙彦朋

        堕胎在中国一直都是个令人忌讳的问题,即便是在正常的交流中也都是遮遮掩掩。但是事实上,现在中国的堕胎的增长率却已经呈现了显著增长,而且堕胎者的年龄开始趋于低龄化,其中不乏十四五岁的中学生,这种现象在寒暑假期间尤其明显。为此,北京的一名人大代表认为可以在寒暑假要求公立医院提供免费堕胎或者不超过100元的堕胎。

        提供免费堕胎自然是因为在人们的公共话语中堕胎依然是个禁忌,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小的中学生,加上公立医院的堕胎花费较为昂贵,迫使有堕胎需要的学生只好去一些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私人小诊所,从而造成二次伤害。这个提议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免费堕胎多少有点儿被动防御的意味,事后诸葛亮所能起到的效果还是要打上问号的。

        堕胎对女性的伤害无疑是严重的,这种伤害不仅停留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理上,对于少不更事的中学生以后人生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都会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这种免费的堕胎只能让堕胎者在身体上的安全有了保证,但是却治标不治本。健康的性观念特别是合理的性启蒙其实更有必要,也更加地能从源头上对堕胎加以避免。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是学校的性启蒙蹒跚不前,老师们对孩子这方面的关注极少,不消说健康的性观念的养成了,连基本的性知识都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社会日益多元,孩子们有了更为广阔的接触面,其中当然包括性。有句话叫种上庄稼才能不长杂草,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孩子们的心灵只会给错误的东西可乘之机。现在中学生加入堕胎大军正是因为性知识的欠缺和性观念的忽略使然,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其实比免费堕胎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新闻观点】

        健全的性观念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很多成年人首先就需要反省自身的性观念是否正确。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耻于谈及不会消除它,对于孩子的性启蒙采取怎样的形式算是合理的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磨合,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紧要的还是建立一种平和的讨论环境,不必谈性色变,和孩子循序渐进地交流关于性的知识才是务实的选择。

        微言大义:

        @马涤明:“学生免费人流”的建议并不现实。首先,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公立医院也讲经济效益,免费了,医生就没有积极性。即便给看病、做手术,脸色恐怕也够瞧的。采取政府补贴政策也不好办,医院做了多少例“学生人流”,如何确认是个问题,学生若不愿意配合,不可能让学生持证明就医吧。

        @刘昌海:在卫爱民代表的建议中,“堕胎免费”只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最后一招,目的是让已经意外怀孕的学生,不要因为经济、面子等因素受到更深的伤害。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上中学的女儿不慎怀孕,是希望她去小广告上宣传“无痛人流”的小诊所,还是希望她能够去公立医院免费堕胎,并建立相应的保密机制,保护她们的隐私?

        @熊志:“未成年学生免费堕胎”建议,也许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但它却是一种不坏的选择。如果在强化性教育的基础上,辅助性地配以免费堕胎政策,对部分困难群体施以相应的救济,对于未成年人堕胎现状的改善,或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史盛国:这不是在变相鼓励学生“性滥交‘么?中国的传统何在?

        @齐网拉呱:学生免费堕胎,更要追问谁该为此负责 学生流产人数的逐年增多,以及人流呈小龄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思考。学生正应该是好好学习文化的美好时代,而却出现了人流呈小龄化的趋势。

        @凌亚末:学生的性生活肯定是无法避免了,但与其发生把孩子生出来丢进垃圾桶里这样的事情,还是免费给她们堕胎吧。但建议参加完免费堕胎后补上几节教育,确保她们知道她们在做什么,会有什么后果。

        @春青时代:好多白痴啊。堕胎对身体伤害很大,拿不起堕胎费就设法避孕保护自己。免费堕胎相当于变相鼓励流产,对堕胎学生的成长有何裨益?只是让那些做事不负责任的傻逼男生偷乐而已。

        华声在线综合新华网、长江商报、四川新闻网、华西都市报等。



阅读完标题为(学生免费堕胎是否可行? 饮鸩止渴不如加强性教育)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