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书包藏刀 说要“捅”老师 在沈女士的眼里,读小学三年的儿子阳阳(化名)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可就是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有一天居然说要拿刀捅老师,这让沈女士吓得心惊肉跳。 原来,有一天阳阳放学回家,他对妈妈说:“有个老师对我凶,我要拿刀去学校,捅他。”沈女士当时没在意,没想到阳阳真的从书包里掏出一把水果刀,着实让沈女士吓一大跳。 沈女士想起来,平时,一家子吃饭总会看《今日说法》等普法栏目,有一次,阳阳看到别人犯法,就表现出很厌恶的情绪,还说:“这个人真坏,我真想拿刀捅死他。”还有一次,她从他书包里找到了一幅画,粗糙的线条画着一只被砍断的手。 儿子到底是怎么了?她特意跟老师打听儿子在学校的表现,结果才知道,在学校里,阳阳不善于交往,是个比较冷漠,话不多、不合群的孩子。 妈妈很纳闷,阳阳很小的时候她就带他去上“早教”,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分析 1.孩子从节目中学到“正义” 张文质说,电影电视不分级,是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像《今日说法》这样的节目,虽然可以帮助人们去理解法律、理解社会规范,但不宜给孩子看,节目中有一些画面、情节很暴力,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对此,张文质分析,可能孩子从节目里面学到的并不是父母们想象的“正面的教育”,而是成人世界的生存规则(以暴制暴)和所谓的“正义”。 在国外,这类电视节目都是成人节目,孩子是不能看的。在没有电视分级的情况下,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自己给孩子分级,不要简单地认为节目有教育意义就给孩子看。 张文质说,在看电影电视的问题上,中国的父母显得经验严重不足,大多数父母认为只要好看、有教育意义(在成人的视角来看),就给孩子看,缺乏保护孩子、引导孩子、限制孩子的意识。 2.缺乏父母关心 孩子内心压抑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阳阳妈妈的困惑。”针对阳阳画的画,张文质认为,在儿童心理学看来,这是一种合理的自我情绪宣泄,“妈妈需要做的是承认孩子的坏情绪”,然后再寻找适合的方式帮助孩子疏导内心压抑的情绪(孩子画画就是一种自我疏导)。 从案例的描述来看,沈女士是在感觉到孩子有问题之后,才向老师打听孩子的情况,说明沈女士平时比较缺乏关心孩子学校生活的意识。“父母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不要以为孩子上学之后,他健康成长的责任就全权交给学校了。”张文质说。 药方 1.多点时间 关心孩子心灵成长 张文质说,父母要意识到,每个孩子在学校里都是有可能被忽视的。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学生数众多而且是大班式教学,一个老师每天有非常多繁杂的事务,他们很难细心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除此之外,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同伴交往、教师的评价等等,父母也都是要关心的,因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态,会影响到他心灵的成长。 2.“每日三问”多与老师沟通 张文质建议,父母首先要跟老师进行适当的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状态。然后跟老师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帮助他更好地成长。孩子在学校里出现问题,父母不能简单地批评孩子,或附和孩子。 “我建议父母们要养成打听孩子在学校生活状况的习惯,做到每日三问:今天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啊?有什么特别快乐的事情吗?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张文质表示,尤其是在孩子在低年级时,“每日三问”应该成为父母自觉的意识。 阅读完标题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书包藏刀扬言要“捅”老师)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admin) |